想到從前學書法,初時老師必要求要完全臨帖,臨歐字則身口意盡在歐字中,臨北碑則心無唐楷法度而盡以北碑為眼目。 方法規矩莫可逾越。但老師常云要在古人之基礎中汲古出新,才能算完成書法的學習。行家一下筆則自出機杼、自成一體,然而細論之又可見歐趙顏柳、蘇黃米蔡或北碑南帖的理路在其中。中醫的修學也同於此理吧。 [...]
|
||||||
各位朋友,先在這裡祝大家中秋節快樂。 傷寒類方整理學習系列的工作今天要談到瀉心湯類方劑。 [...]
路旁的艾草,這是不用花錢的。:-) 到底要買多少種藥才會多到夠用呢?當然愈齊全就會愈便於應用,所謂「藥到用時方恨少」,但畢竟一般住家沒有太多空間來存放藥。再加上太多藥材也是經濟上一大負擔。這時經方的好處又出現了!(光芒四射) 那就是經方「藥簡力專」,只要有一定的單位藥就可以組成很多方劑。末學就把傷寒和金匱中的方拿來統計,整理出下列的建議藥物... [...] 一般認為甘草為益氣補中,袪痰止咳,清熱解毒,緩急止痛,調和諸藥之要藥。以症狀在各方劑中出現的次數來看,似較同為一般見解,東洞翁之言或偏。 唐容川之「本草問答」言甘草「味正甘入脾胃,守而不走,補中氣,和諸藥」似較中肯…… [...] 據「藥徵」中提到,芍藥為「主治結實而拘攣也。旁治腹痛頭痛、身體不仁、 疼痛腹滿、咳逆下利腫膿。」 一般認為芍藥是養血調經、平肝止痛、斂陰止汗之要藥。症狀在各方劑中出現的次數來看,似同於一般見解…… [...] 這個系列會把醫聖張仲景的傷寒論中的太陽病所有方劑之症狀比較表/組成比較表做出來了,我們將陸續推出整理的資料 … [...] |
讀者回覆